徐志东曾经在陕北插队落户8年时间 , 1975年办理了病退手续 , 提前结束了插队生活 , 时至今日 , 他依然不愿回忆这段伤心往事 , 徐志东说 , 如果可以 , 他一定不会去陕北插队 。
徐志东之所以能够提前回城 , 是因为他在煤矿干活的时候 , 受了伤 , 因为当时条件落后 , 徐志东虽然保住了一条命 , 但是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, 现在走路只能依靠拐杖 。
徐志东出生在北京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, 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 , 母亲没有工作 , 平时靠给别人家洗衣服勉强度日 , 徐志东有兄弟三人 , 大哥没有上过学 , 老早就结了婚 , 婚后就和父母分开了 , 二哥初中没念完就跟着师傅学手艺了 , 三兄弟中 , 只有徐志东一人念完了高中 。
徐志东从小就聪明好学 , 父母对他给予了厚望 , 可是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 , 在徐志东高中毕业这一年 , 全国展开了一场“上山下乡”运动 , 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, 徐志东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 。
本文图片
1969年3月8日 , 徐志东从北京出发 , 坐上了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 , 徐志东并不是第一批去陕北插队的知青 , 早在1967年7月 , 就已经有知青陆陆续续到陕北插队落户了 。
出发这天 , 北京火车站人山人海 , 都是去不同地方插队的知识青年 , 有人显得异常兴奋 , 有人则是一脸失落和不情愿 , 徐志东没有让父母送他 , 是两位哥哥来火车站送的他 , 临走时 , 大哥给了徐志东20元钱 , 徐志东没有要 , 因为他知道 , 大哥家里日子过得并不好 , 徐志东强忍着泪水和两位哥哥告了别 , 坐上火车 , 徐志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, 哭了起来 。
徐志东有些不甘心 , 但是他没有选择 , 无奈中夹杂着不舍 , 让徐志东没有想到的是 , 这次陕北之行 , 彻底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。
陕北的生活条件远比徐志东想象中的要恶劣 , 一眼望不到头的山沟沟 , 知青心理落差很大 , 有几名女知青还因此哭了起来 , 徐志东心里明白 , 以后要面对的生活很艰苦 。
徐志东插队的地方是曾经的革命老区米脂县 , 当地生活虽然艰苦 , 但是民风淳朴 , 老乡竭尽全力来满足知青的生活需要 , 知青住在半山坡上 , 三间新挖的窑洞里 , 每间窑洞里面都有一张桌子 , 进门就是一张大炕 , 被子和褥子都是新的 。
本文图片
知青休整了三天 , 简单了解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, 队长赵海山给知青介绍了农村常用的一些农耕用具 , 知青吃饭有专门的社员负责 , 知青刚来陕北 , 还不适应陕北的生活 , 徐志东经常失眠 , 睡不着觉 , 导致白天干活的时候无精打采 。
跟着老乡干了几天农活 , 有些知青就受不了了 , 大多数知青从小到大就没有干过农活 , 来陕北之后 , 从早忙到晚 ,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 , 几天下来 , 知青双手都磨破了皮 , 每天干完活 , 大家累得都直不起腰来 , 有的知青直接罢工 , 躺在宿舍里睡觉 。
眼看罢工的知青越来越多 , 队长赵海山也看不下去了 , 直接断了知青的伙食 , 不干活就没有饭吃 , 队长还专门召集知青开了一次动员大会 , 让知青安心插队 , 发扬不怕苦 , 不怕累的精神 。
赵海山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 , 陕北就这生活条件 , 在吃住方面老乡已经尽力了 , 至少一个礼拜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馒头 , 半个月可以吃上一顿肉 , 蔬菜都是老乡提供 , 而老乡自己平时连玉米面都舍不得吃 , 多半都是以高粱面为主 。
- 张耀武|知青往事:北大荒插队6年,拒绝初恋,被推荐上了大学,回到了城里
- 李春兰|知青往事:陕北后生欲娶北京知青,却遭到父亲阻拦,你配不上她
- 李翠玲|知青往事:嫁给大五岁农民留守农村,儿女事业有成,生活幸福美满
- 01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:“在所有尘封往事开启的那一刻里 男人不会把“我爱你”挂在嘴边,会通过这些举动来表达爱
- 作者:黎荔从人员的混杂程度、喧闹程度 回忆中的往事:北大的野猫们
- 牛翠芳|知青往事:结婚后和妻儿分居8年,一家人团聚时,他心里十分愧疚
- |知青往事:回城生活46年,他始终忘不了农村的初恋情人
- 宋明德|知青岁月:插队时娶了大五岁的农村寡妇,带她一起回到了城里
- 牛海生|知青往事:四十五年过去了,每当想起初恋,他心里就感到非常内疚
- 曹庆祥|知青往事:三十岁娶了小十岁的农村姑娘,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